24小时AI新闻速览:苹果据称洽谈用Gemini重构Siri,韩国拟设百兆级基金押注AI;国内同步推进“AI赋能场景”与城市治理、科研突破
在过去24小时内,海外方面出现苹果与谷歌就Gemini赋能新版Siri的早期洽谈、韩国将AI投资上升为顶层政策优先、英伟达CEO在台北与台积电交流并称就“面向中国的新芯片”与美方沟通、Databricks拟收购Tecton、Meta与Midjourney达成授权合作。国内方面,工信部启动“AI赋能中小企业典型场景”征集(据媒体报道)、中科院“仿生味觉+机器学习”成果发表于PNAS、重庆提出“AI+市域开源生态”、新博会发布会定调“AI加速材料变革”、香港电脑节AI产品带动客流。已完成对toolnavs频道近72小时条目去重,仅纳入新增事实或“新进展”。
一、苹果据称洽谈引入Google Gemini赋能新版Siri
1、8月22日,据权威媒体转引消息,苹果与谷歌就以Gemini重构Siri展开早期讨论,尚未定案。
2、目标指向更强的语境理解与连续操作能力,苹果在自研与外部合作两条路径上并行评估。
3、若落地,将重塑系统级AI助手格局,影响端侧—云侧模型生态与移动生态链分工。
二、韩国将AI投资列为顶层政策优先,拟与私营合设约100万亿韩元(约71.56亿美元)基金
1、8月22日发布下半年经济政策方案,提出30项AI与创新项目,覆盖机器人、汽车、船舶、家电、无人机、工厂、芯片等。
2、通过财政、税收与监管配套支撑产业化,目标在全球AI力量中跻身前三。
3、政策意在用AI新动能对冲潜在增速下行,带动制造业链条升级。
三、英伟达CEO黄仁勋现身台北拜访台积电,称正与美方就“面向中国的新芯片”沟通
1、8月22日现场回应称与美国政府保持沟通;行程包含与台积电就先进制程与封装的讨论。
2、与中国市场相关的合规方案仍在推进中,或影响下半年供给与替代型号布局。
3、台系供应链协同与许可节奏将成为观察重点。
四、Databricks宣布收购特征平台Tecton,补齐AI代理与实时应用拼图
1、8月22日对外确认并购,金额未披露。
2、Tecton提供低时延特征与在线推断基础设施,是企业级Agent/实时生成式AI落地关键环节。
3、并购延续其“统一数据+AI”平台化战略,强化端到端AI工程能力。
五、Meta与Midjourney达成授权合作,计划将“美学生成”技术引入未来产品
1、8月22日多方报道确认授权合作,服务Meta多媒体生成工具路线。
2、配合内部组织与策略调整,形成“内外结合”的模型与内容生态。
3、对社交内容创作工具形成补位,强化与同业视频/图像生成竞品的对抗。
六、工信部启动“2025年度AI赋能中小企业典型应用场景”征集(据媒体报道)
1、8月23日信息显示,场景征集面向具身智能、工业质检、营销客服等方向。
2、拟形成“场景库+试点清单”,推动供需对接与示范落地。
3、与地方、园区协同,带动中小企业应用与产业链协作。
七、中科院团队在PNAS发表“仿生味觉+机器学习”成果
1、8月23日权威媒体报道: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鄢勇团队以石墨烯衍生材料结合机器学习,实现对酸甜苦辣等味道的精准“感知”。
2、属“感存算一体”方向在嗅味觉通道的探索,拓展AI对多模态感知的边界。
3、应用前景涵盖疾病诊断、食品安全、味觉重构等。
八、重庆提出“AI+市域开源生态”,推进三级治理中心实战能力
1、8月23日发布:通过数字化应用与人工智能嵌入,完善市、区县、镇街三级治理协同。
2、强调数据驱动与AI赋能的指挥—执行闭环,提升实战化与协同效率。
3、探索开源生态,促进本地化AI能力与治理场景融合。
九、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发布会:超500家企业、33场平行活动,设“AI加速材料变革”圆桌
1、8月22日公布展会将于8月30日在哈尔滨启幕。
2、专业展聚焦“AI赋能新材料”,覆盖生物基、无机非金属等细分。
3、国家级会议与圆桌聚焦“AI×材料”的产业协同与技术变革。
十、香港电脑通讯节开幕,AI产品带动客流与消费
1、8月22日起在湾仔会展举行四天,现场AI新品与优惠吸引大量消费者。
2、部分展商预期生意增约两成,消费级AI硬件/软件联动效应显现。
3、观察点:港澳大湾区消费复苏与AI普及的交互增益。
常见问题解答(Q&A)
Q:苹果会确定采用Gemini重构Siri吗?
A:尚未定案。双方处于早期洽谈阶段,苹果仍在自研与外部合作间权衡;若合作达成,将是系统级AI的跨厂协作信号,但时间表未公开。
Q:韩国拟设约100万亿韩元AI基金的意义是什么?
A:这相当于约71.56亿美元的政策性资金撬动,叠加税收与监管优化,有望带动芯片、机器人、工业软件等链条投资,服务其“全球前三AI强国”目标。
Q:Databricks并购Tecton会如何改变企业级AI落地?
A:Tecton的低时延特征与在线推断能力,可把“数据—特征—模型—Agent—业务”链路打通,降低实时应用门槛,提升生产级可靠性与运维效率。
Q:国内“政策—科研—应用”的衔接进展如何?
A:工信部场景征集(政策牵引)、PNAS仿生味觉成果(科研突破)、重庆城市治理与新博会“AI×材料”(应用与产业),正在形成多层次合力,既有顶层设计,也有场景落地与产业协同。